紧急行动!|校园“两热”防控升级,这份防护指南请全体师生查收!

2025/10/20  

近期,基孔肯雅热、登革热(简称“两热”)疫情在多地呈现严峻态势。这两种由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,具有突发高热、剧烈关节痛/肌肉痛、皮疹等典型症状,不仅威胁个人健康,更将严重影响教学与校园秩序!为坚决阻断疫情传播,保障师生安全,学校已全面升级防控部署,现发布重要防控要求与行动指南:


认清“元凶”: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!

1.活动特性:

叮咬时段:白天凶猛吸血(尤其清晨6-9点、傍晚16-19点活动高峰)!    

攻击方式:悄无声息式叮咬,常隐匿在桌椅、床底、窗帘后突袭!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 

2.孳生环境:        

积水容器=伊蚊“产房”:瓶罐、轮胎、花盆托盘、空调托盘、废弃饭盒、塑料袋褶皱等一切可蓄水的容器,哪怕仅0.5厘米深积水,5-7天即可孵化成蚊!      

隐蔽性陷阱:室内水生植物容器、饮水机接水盘、冰箱底部接水盘等常被忽视的“死角”更是高危区!
            

3.传播能力:          

终身带毒:伊蚊一旦叮咬感染者,病毒可在其体内增殖并终身携带传播!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一蚊传多人:病毒通过叮咬在人群中快速扩散,1只带毒伊蚊可引发局部爆发!

立即行动!筑牢校园防线“四项核心措施”

01健康监测是防控第一道防线,每位同学需做到“每日两测、及时上报”

明确检测时间:每日需完成2次体温检测——第一次于10:00前自行完成并做好记录,第二次于14:00前完成,确保检测无延迟;

规范数据上报:通过“华商e家”平台的“两热防控打卡”功能,按时提交两次体温数据,务必保证数据真实、准确,不瞒报、不漏报,让学校实时掌握大家的健康状况。

及时就诊:如出现发烧、关节剧痛、皮疹等异常症状,请第一时间报告辅导员,并尽快前往学校附近的增城中医院或者荔城医院就诊。


02要“翻盆倒罐”清积水!(源头治理最关键!)

宿舍/办公室/阳台:彻底清理花盆托盘、闲置瓶罐、废旧轮胎、泡沫箱等一切可能积水的容器,倒置存放或加盖密封!

实验室/公共区域责任人:加强巡查,确保无卫生死角积水。

注意细节:水培植物勤换水(至少每周),垃圾袋密封及时丢,外卖餐盒不过夜!


03要做好个人防护!(避免叮咬是根本!)

外出活动(尤其晨练、傍晚):穿着浅色长袖衣裤,减少暴露皮肤。

必要时:正确使用含有效驱蚊成分(如避蚊胺DEET、派卡瑞丁、驱蚊酯)的驱蚊剂。

宿舍:强力推荐使用蚊帐物理隔蚊,备好电蚊拍主动灭蚊;如需使用蚊香/电蚊香液,务必购买正规产品并置于通风处远离易燃物,严守用电防火安全!


04要“群防群治”齐参与!(人人都是安全员!)

防控“两热”,人人有责!互相提醒室友、同学、同事清理积水、做好防护、按时打卡。

发现校园内公共区域存在明显积水、蚊虫孳生地或环境卫生问题,请立即向后勤保卫处报告 (联系方式:82666006)


学校在行动

全面消杀:校园公共区域已大幅增加专业灭蚊消杀频次与范围。

精细管理:相关部门正严密监测疫情动态与健康打卡数据,加强环境卫生巡查与督导。


师生健康,校园之责!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

清身边每一处积水!

防每一次蚊虫叮咬!

报每一条健康信息!

守彼此的身体无恙!

筑牢校园“两热”防控安全网,

需要你我共同的坚持与努力!   

上一条:警情通报丨2025年第7期
下一条:警情通报丨2025年第5期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