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情通报丨2025年第6期

2025/10/19  

警情通报

2025年10月11日,创意与设计学院某学生网络交友被骗近1.5万元

2025年10月17日,会计学院某学生遭遇虚假服务诈骗近3千元。


典型案例

案例一

某高校学生小蔡在QQ上添加一名陌生女性为好友,简单寒暄后,应对方要求发送了自己的个人照片。很快,对方以“聊天更便捷”为由,诱导小蔡下载了一款非官方渠道的陌生APP进入APP后,对方迅速利用小蔡此前发送的照片,通过AI技术合成淫秽视频,声称“不转钱就将视频发给家人和学校,名誉扫地”。极度恐慌的小蔡被迫妥协,先是通过银行卡扫描对方二维码转账,后又按要求在淘宝购买虚拟卡交付。直当对方进一步逼迫其办理贷款汇款时,小蔡才猛然察觉被骗,立即报警求助。

案例二

某高校学生小李因想快速提升游戏段位,在某游戏社群找到“低价代练”并添加对方微信。对方称先付50%定金即可开工,小李转账200元后,对方发来“代练进度截图”获取信任。次日,对方突然联系小李,称“账号触发安全机制被冻结”,需缴纳800元“解冻费”否则账号永久封禁。小李急于找回账号,立即转账。随后对方又以“解冻需验证资金”为由要求再次转账,小李察觉异常拒绝,对方随即拉黑失联,小李才意思被骗随后报警。


套路分析

网络交友诈骗

第一步

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(QQ、微信、抖音等)伪装成异性主动搭讪,以“交友”“聊天”为借口拉近关系,诱导受害者发送个人照片、生活信息

第二步

以“平台限制”“专属聊天”等理由,诱导受害者下载未经审核的陌生APP,以窃取受害人手机设备信息、手机号码、通讯录、短信等信息。

第三步

“公布信息”“不雅照片”为由实施恐吓并要求立刻转账汇款。最后受害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恐吓,通常会以“息事宁人”的心理被迫转账,直至被榨干所有存款。

冒充客服类诈骗

第一步

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姓名、订单信息、消费记录等,冒充电商平台、支付平台或视频平台客服,准确报出个人信息,降低受害人警惕性。

第二步

以“误开通会员/代理”“商品质量问题需退款”“账户异常需解冻”等理由,谎称不及时处理将产生扣费、影响征信等后果,制造紧张氛围引导受害人下载虚假视频会议APP或点击钓鱼链接,以“协助操作”为由要求开启屏幕共享。

第三步

通过屏幕共享获取受害人手机屏幕上的操作信息,包括支付密码、验证码等,直接转走银行卡资金。或以“验证资金流水”“缴纳保证金”等名义诱导受害人转账至指定账户,骗取钱财。

游戏代练诈骗

第一步

不法分子在社交平台上以“游戏代练”为诱饵,通过发布视频、广泛私信等,吸引有兼职需求的学生或游戏爱好者下载诈骗软件。

第二步

诱导受害人进入虚假网站或平台,让受害人接到并完成简单的“游戏代练”任务,后要求受害人刷VIP、充值、解冻等,利用受害人急于提现的心理,不断诱导其投入资金。

第三步

以提现失败,需要交押金、保证金、账号异常等各种理由,让受害人进行充值解冻,或者反复转账。


防骗提醒

5A25B

客服来电可能是诈骗!

低价购物可能是诈骗!

私下交易可能是诈骗!

“熟人”借钱可能是诈骗!

不下载不明APP!

不点击不明链接!

不开启屏幕共享!

每个人都有被骗的可能!

每个人都要主动防范!

当你怀疑自己被诈骗时

请立即通过以下最便捷的方式报警

及时止损

1.立即联系辅导员

2.到行政楼101室后勤保卫处求助

(电话82665833)

3.直接拨打属地派出所电话报警

(电话82742848


上一条:“蓝焰荔志” 进中学:“火焰蓝” 为青春成长筑牢安全屏障
下一条:【防灾减灾宣传】第36个国际减灾日来了!

关闭